摘 要

水文模式通常假設集水區之間地下水流在邊界沒有交換,稱為封閉式模式,然而這種假設經常不符合實際狀況。因此,本研究選擇濁水溪流域五個相鄰的集水區作為研究區域,利用2011 年至2020 年水平衡資料計算有效集水區指數,判斷集水區是否有地下水進出的情況,同時以開放式降雨-逕流模型探討地下水交換量。結果顯示,內茅埔集水區從外部接收地下水,龍門橋集水區則向外輸出地下水。研究結果發現開放式模式表現大多優於封閉系統模式表現,內茅埔集水區在乾季時期,封閉模式有低估流量的現象,在開放模式即能準確地預測流量。全年尺度下,內茅埔集水區年均地下水交換量為472 mm,佔年均降雨22 %;龍門橋集水區年均地下水交換量為340 mm,佔年均降雨11 %。其中,乾季時期內茅埔集水區與龍門橋集水區地下水交換量佔同時期降雨的比例高達55 %19 %,本研究結果顯示地下水交換量在整體水文循環中為重要的組成,評估地下水交換量能提升水平衡估計水資源與其應用上的準確性。

 

關鍵詞:地下水流、水平衡、降雨-逕流模式、濁水溪流域。